结婚等喜庆活动放鞭炮的原因?
提问人:︶ 葆Ⅱㄣ
发布时间:2019-03-17 14:56:26
更新时间:2022-06-01 11:40:38
浏览:814
对于“结婚等喜庆活动放鞭炮的原因?”这个问题大家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给我个参考意见呗,谢谢大家啦~
最佳回答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说真的,粘贴这个答案其实没什么意思.不过是希望你能更多的去了解我国的民俗风俗,希望你能尊重我国的民俗习惯和民俗文化,不要单以个人的喜好来看问题.
丨丶灬作秀er
发表于 2022-06-01 11: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