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开始于1890年5月1日。我国开始于1950年。
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十八世纪末,欧美等国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为争取生存条件,工人们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
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一直延续至今。
地狱狂欢
发表于 2022-05-30 09: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