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浪漫热线:  
[切换城市]
首页问答没有父亲,婚礼上应该由谁送女儿

没有父亲,婚礼上应该由谁送女儿

提问人:ゞLonely╰╮琪     发布时间:2019-05-31 21:52:38     更新时间:2022-06-10 01:42:48     浏览:902    
“没有父亲,婚礼上应该由谁送女儿”万能的网友们帮忙参考一下呗,给几个答案呗,实在是想不到了,谢谢大家啦~

最佳回答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但是一般来说,如果非得是长辈,那就让叔叔或者是跟爸爸同辈的其它长辈送也可以吧。如果不非得是长辈,那么可以选择跟自己比较亲的哥哥。
无言的温柔     发表于 2022-06-10 01:42:48

其他回答

证婚人,指的是举行结婚仪式时,男女双方请来做结婚证明的人,一般由一人或两人担任。
  证婚人的选择比较广泛,可以是新人的同学、同事、朋友、亲戚、师长、领导,也可以是新人父母的同事、朋友。证婚人的身份一般辈分和级别都较高,最好是出席婚礼的嘉宾中最德高望重的那位,同时还要是双方新人都信赖、尊敬的人。
  而证婚人的讲话则主要围绕“婚姻合法、恭喜新婚”这些内容来说。
  “主婚人”和“证婚人”概念、职责完全不同
  筹办婚礼时,很多新人对“主婚人”和“证婚人”这两个称谓的概念和职能混淆不清,有时甚至只请一个人同时承担这两个角色。但其实,“主婚人”和“证婚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场完整的婚礼,应该由主婚人和证婚人来共同见证新人的甜蜜时刻。
  “主婚人”分实质上的主婚人和形式上的主婚人——实质上的主婚人指的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人,在封建社会一般由父母或其他尊亲主定婚姻,中国那句古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的就是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结婚必须由父母或长辈作主包办,这就是主婚人的地位和作用;而形式上的主婚人,指的是结婚仪式上的主持人。
  按传统礼俗,“主婚人”应该是由新郎的父母担任。但现在父母大多不亲自主婚,而是委托别人主婚,所以主婚人的工作就是替父母主婚,他讲话的要点是“感谢嘉宾,叮嘱新人,提些成家以后的要求”等,俗称致“新婚训词”。
  而中国传统婚礼中并没有“证婚人”的概念,直到清末民初,随着文明婚礼的兴起,时尚的大城市中的年轻人开始借鉴天主教的婚礼规范——天主教教义规定,婚礼只有在证婚的地区助教、堂区主任神职人员,或此二人所委托的司仪或执事,以及二位证人前举行,才有效,于是便在婚礼中引入了“证婚人”概念。这种风尚后逐渐被社会承认,于是诞生了今天我们婚礼上的“证婚人”。
由此看来当证婚人是没有次数限制的
不能原谅     发表于 2023-06-12 19:36:47
一、婚前活动
〔相亲〕在男女双方到了求婚的年龄时,双方又认为门当户对,男方家长便委托媒人向女家提亲,铜陵有“一家有女百家求”之俗,男方向女方求亲,已成习惯。媒人提亲,主要介绍男方本人的年龄、品貌、职业及家庭状况。
50年代初,尽管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但“父母之命”根深蒂固。直到70年代,父母包办代办婚姻仍较多地存在,但在方式上有所改变。比如父母选择好儿女的婚姻对象之后,事先也适当征求儿女的意见,但最终还是父母说了为算。80年代后,男女双方当事人通过恋爱,自主确定婚姻已成为风尚。即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后相谈或男女双方在社会活动中相识后恋爱,最后确定婚姻。恋爱也称“谈朋友”。
〔订婚〕60年代以前,市郊区大部分农民及市区少数市民在相亲之后,还要将男女双方生日(年、月、日、时)及生肖了解清楚,托人推算,看是否“冲克”,俗称“合八字”。如合“八字”,便择日“订婚”。直到80年代,还有部分农民及极少数市民仍相信“八字”之说。
在农村,“订婚”也称“压庚”。这一日,男方派人将写有男方当事人姓名、生辰八字的“庚帖”,并带着聘金、聘礼送至女方。聘金、聘礼多少不限,视家中贫富而定,有的是事先通过媒人由男女两方家庭商定,聘礼一般是衣服、烟、酒、糖果。女方接庚帖、聘金、聘礼后,将女方当事人的姓名、生辰八字也置庚帖,带回男方。男女双方交换了庚帖即表示正式订婚,双方必须遵守。在市区,订婚方式比较简单,不需互换“庚帖”,有些自由恋爱的男青年只要向女方送去订婚礼,如金银首饰、衣服等,就表示订婚了;有些男女双方家长同意后,由男方置办一桌酒筵,请人证婚;有些人认为只有领取了结婚证,才是正式订婚,这反映了法律与习俗之间的矛盾。订婚以后,男女双方称为未婚夫妇。
〔送节〕男女双方订婚后,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男方要给女方父、母亲送礼,一直送到结婚为止。礼品一般是烟、酒、糕点等,并一定要凑足双数。有些人家,男方第一次送节要送面条、方片糕等,女方将这些礼品退回一半,以表示“常来常往”、“高来高去”。
二、结婚
〔选定婚期〕婚期由男女双方商定。在郊区,一般通过媒人事先约定好吉日,由男方用红纸按规定的格式写好日期(称为“喜帖”),并备好礼物,送至女方,以确定婚期。通知迎取日期也称为“朝节”或“送日子”,凡是女方亲属都应送一份礼品。婚期以农历为准,一般选在“二”(如二月初二)、“八”(如腊月初八、十八等)。
在市区,从50年代到70年代,青年职工结婚一般选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从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青年将婚期定在农历二月初二、腊月初八、腊月十八等逢“双”的日子。
〔贺礼〕在举行结婚仪式(也称“婚礼”)之前,男女双方都要将婚期、地点等写在请柬上,分送亲朋好友,通知他们届时参加婚礼。亲友前来贺礼时,一般都备上一份礼品,礼品分现金和实物两种。送礼的大都将礼金用红纸包好,叫“送红纸包”;实物多为毛毯、被面、热水瓶、茶具、影集、风景画等,偏重生活实用品。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的职工结婚时,单位工作人员往往集资买一两样礼品送给新婚夫妇,以示庆贺;新婚夫妇则各回赠喜糖1—2包,表示酬谢。
〔嫁妆〕在铜陵地区,女儿结婚,女方父母都要为之置嫁妆。嫁妆的质量和数量,则依女方家境而定。70年代之前,一般家庭要陪衣、被、木盆(包括澡盆、脚盆等)、箱子、柜、马桶等;到80年代,市区内嫁妆发展到除衣服、床上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有送洗衣机、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家具。
〔迎亲〕50年代,市郊农村迎取新娘一般用花轿。到60年代,无论市郊或市区,一般都是步行。到70年代,郊区用拖拉机迎亲较多。80年代后,市区内多租用或借用小汽车迎亲,车前玻璃贴上“”字,两新人坐在里面,另一车随后行,介绍人坐其内,并放入衣被等嫁妆,如有高档家具,另用专车装运。
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门口要放鞭炮,包开门礼(包钱),钱数2—10元不等。有的女方家有意不开门,迎亲者需连续放鞭炮,再给“红纸包”。
oヾ黯﹎淡...     发表于 2023-07-19 21:38:40
我也觉得你太作了。
男人办完丧礼很累,守夜都是24小时没有休息,虽然看起来欢快,但是必然需要安慰父亲,毕竟是死了亲人,你说的很冷血。热闹的背后,必然有伤感。办理丧事期间,必然是接待客人,一堆客人需要见礼,下跪还礼。谁家死了人,忙起来的时候还给女友回信息?你的想法做法都说明你是一个不懂事情的小孩。
办完丧礼,很需要休息,你还为了睡着没有及时回复你信息而闹腾,可见你现在做不到体贴和温柔,未来也做不了贤内助。
我也一直觉得你不适合结婚,你的心态还是觉得男人应该宠爱你,但是现实是,女人早晚要成为贤内助,成为好妈妈,成为孝顺的儿媳,你现在是完全不在婚姻需要的路上。
你男友已经意识到,你不是顾家的人。你的举动让他心寒,心寒才会把自己的遭遇告诉父母。
父母也有关心子女恋爱的义务。父母也是可以给与意见和参考。
男人的父母自然也会心痛儿子的遭遇,觉得你未来不能照顾男人的生活。虽然男人没有什么主见,还是很爱惜你,但是他总有觉悟的一天,这一天的到来,你就彻底没机会。你要求他道歉,是事实。事实是可以和父母说的。不存在挑拨的做法,因为本来你做,闹腾,就是事实。虽然我也是女的,但是我很反感你这样,我假如有儿子,也不愿意他和你恋爱。因为你们的恋爱不平等。你对男的有要求。但你没有做到任何有利于家庭的事情。孝顺是美德,一个男人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体贴,才是恐怖的。父母抚养孩子20年,自然婚姻大事有否决权的。
你的男友有什么事情是做错的,是需要向你道歉的。因为家里死了人,短信没有回复,因为实在太疲累,没有搭理你。因为情绪不好,父母问的时候,说了实话?
你还经常以分手为借口,或者男人的求饶?我甚至觉得你的本性就是歪曲的。
你感情和价值观都是偏差的,如何得到好的美丽的结果?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态度,是你的本性问题,是你家庭教育问题。不是改就能改好的,一个人是不是为别人着想,还是自私自利,小学阶段就已经定型了,你的情况属于从来没有真的为了你好的人,教育过你。
有的时候,一次次恋爱的挫折,才能让自己得到成长和提高。你还是多思考吧。婚姻不是恋爱。不是过家家。工作了,压力那么大,经济负担重 ,没有谁会为了作的女人留恋的。你们现在是没有工作,没有什么压力。才能谈单纯的恋爱,以后工作起来,男人加班,出差,很常见,忙起来,还要照顾你的情绪,给你发信息,闹腾么 ?
无所谓的结局     发表于 2022-12-26 10:23:33
一、大户人家的“六礼”
  旧时(明清时代),大户人家的婚礼甚为讲究,所谓行“六礼”方可完婚,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   纳采——也叫行聘,是婚礼中的首礼。男方具求婚礼品,送到女家,请求采择。在此之前,已由媒人撮合好了,只是行个程序,算是正式求婚。   问名——男方具庚柬帖,写上姓名、出生年、月、日、时,送到女家。女方复以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的“回柬”。此谓问名。   纳吉——为正式订婚礼仪。问名之后,以双方的庚,》算合宜,定下吉日,男方备定婚礼品送往女家,算作婚姻已定。   
少数民族
纳征——即纳聘之意,定婚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双方年龄、时机合宜成婚。男方便具礼品,到女方家告知,准备聘娶了。   请期——纳征后,女方没意见,男方选定吉日,写一迎亲帖,写明迎亲日、时,请求女方答应。女方回帖同意,即可进行最后一礼。   迎亲——即成婚礼。这天,男方到女家迎新娘过门,行交拜合卺礼。   旧时“问名”的“庚柬”(亦称“庚帖”),即八字帖,是用一小张红纸。对折成大信封的样子。封皮上写“庚函”二字。   迎亲帖,也是写在一张红纸上。   结婚的年龄一般在“至20岁之间。富家多为小女婿(10至16岁)娶大媳妇。旧时大户人家讲门当户对,经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方可成婚。
二、一般人家的婚礼
  一般人家婚礼。定婚之前,双方先打听对方的门户,包括门第、门风、狐臭、性病,认为门第相当,由媒人从中撮合。待男女双方家人同意后,媒人即取女方庚帖,详载女之生年、月、日、时辰,送到男家。男家请算命先生或私塾先生,按男女八字算吉利否,属相相合否,俗称“合婚”。合婚妥,报知女家。定婚前还有“相女婿”和“相媳妇”之说。在换庚帖后,男家备酒席,请媒人陪女家父母、亲戚来家相亲。席间未来的女婿出来拜见。逾数日,女家备酒席,请男家到女家相亲,席间未婚媳妇出来拜见。双方相亲后,没意见,男家送定婚礼到女家,女方盛情款待。至此,正式定婚。   第二步是进行定婚礼,俗称许口。先由媒人与女方家议定彩礼数目(衣物多少)。男家积极备礼后,择吉日(许口日),用两架大食盒,一个食盒里放彩缎、衣料、礼币、化妆晶和红礼单(喜帖)。一个食盒里放香烛、酒肉、大圆馍(礼馍)、油炸果食、点心、胡桃、大枣、粉条、海带。每个食盒格里都放得满当当的。女家验收无错,全部收下,将酒肉食品放到祖宗神案前祭祀,放炮庆贺。如果彩礼不齐备,女家不同意,不能烧香放炮。男家人回时,女方有“回头话”,即将事先做好的袜底、袜子、枕头、腰带、新鞋以及札馍(大枣糕),用红线绑好,放到食盒里,作为“回礼”。   
回族婚嫁风俗
男家欲完婚,就请“先生”(乡村中搞卜星、占卜类的人)看“好”(即看日子),选定吉日,写在一片红纸上,买两包点心,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并与女方父母商量“行礼”之事。取得女方同意,就写下行礼日期。有人把行礼也叫“周札”,大约指周代传下来的礼仪。   男家还是拿两架食盒,里面彩礼大体和许口时一样,不过多为结婚时女方所用的衣物,数量、质量比许口时更多更好。   行礼这天,若女家是“咬嘴人”,就会挑剔礼品多少、好坏,甚至吹毛求疵,这时香不能烧,炮不能放。媒人若能说通女家则罢了,若是悬殊大,媒人只得专程回男家说知,男家如慨然接受,答应增加礼品,女家也就罢了。如男家吝啬,不答应,媒人得做双方的工作。说不好,男家食盒当天不能回,有的在女家停放三、五天之久。为争彩礼,出现纠葛。   一般情况,女家在行礼这天,设丰盛的宴席(八八席——八盘八碗),款待媒人。来客多为女家舅父、姑父等。女方亲属来时,有的送首饰、衣物等,名曰“添箱”。   女家接受完婚的日子后,男家即开始筹办婚事应有之事:定唢呐班、定花轿、定总管、厨师、备食品等。
未央蓁蓁     发表于 2023-08-24 19:54:55
女方嫁妆清单一:床上用品

  新人的床上用品包括枕头、被褥都需要由女方的嫁妆中出,枕头要是龙凤枕,有着对于新人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被子被称为合欢被,寓意新人能够婚后幸福、百年好合。一般来说枕头和被子并没有数量上的要求,只要是双数就好,因此两床被子就足够了。
  >>>>
  女方嫁妆清单二: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也是嫁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冰箱、洗衣机、电视都是比较常见的陪嫁品,主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条件允许,完全可以把空调、电脑等列入陪嫁行列。
  >>>>
  女方嫁妆清单三:珠宝首饰

  疼爱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出嫁了,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她,所以首饰珠宝在嫁妆中是很重要的一笔,父母可以根据实际经济情况来定制,比如项链、手镯等。
  >>>>
  女方嫁妆清单四:车

  现在汽车基本成了主要的代步工具,父母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送给女儿一辆车当嫁妆,这样也可以适当的减少新婚夫妇的贷款负担。
  >>>>
  女方嫁妆清单五:房子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般都是结婚房子应该由男方出,但是也不排除女方家庭条件非常好,愿意来承担这件事。不过小编还是建议两家商量着来,共同出力。毕竟房子加上装修不是小事。
  >>>>
  女方嫁妆清单六:银行卡or存折

  可能很多父母不知道给自己的女儿什么东西才是最可心的,那就直接给她一张银行卡或者存折。这样她们既能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又可以用这些钱来做投资。当然,具体金额的大小,还要视女方的家庭情况而定。
留蓝     发表于 2023-09-27 20:15:08
俗话说:成家、立业、得子乃人生三大转折点.也人生的三件大事.婚礼无特别的情况下,一般来是一生一次的,对于男女双方来说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那么婚礼到底应该怎么办?简办?还是隆重的办一次?

  徐徐走过的花车,穿漂亮的结婚礼服的陌生朋友脸上荡漾着令人羡慕笑容.亲朋好友的祝福声,喜庆的炮声.新娘挽起婚纱走下婚车婀娜的身影,新郎搂着新娘幸福的走向牧师.洁白的婚纱在红色的地毯上徐徐的淌过.当新郎缓缓的为你套上那枚闪闪的钻戒.你的脸上肯不由自主的洋溢不可言喻的喜悦与激动.双方都在心里默默的起誓,我将与你共度一生,不管贫穷与疾苦!不能不说这种婚礼不让你羡慕,不让人向往.因为能给你带来轰轰烈烈的回忆,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再看此时的你,保证你能笑得特别开怀.那是幸福,不能言喻的.

那么婚礼简办就不是幸福?不是福气吗?我觉得不是,不是有句话说:平平淡淡何尝不是一种福气.拿我个人来说吧!我与老公结婚是没有操办的.简简单单的去照了一个二人的合影,办完婚检.就去民证局办了证.甚至我们连去办证的日子都没有看过黄历.只是觉得当天婚检结果出来了,免得再去跑一趟,顺便就去民证局办了结婚证.就这样,我和老公就正式结婚了.双方的老人都曾经提出要办一次酒席,但是, 我和老公一致决定不办,觉得太麻烦了,又是累人,当然最主要的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于是我们就拿了单位给的几天婚假在办完证件后,好好的玩了几天,吃了几天.挺开心的.现在想想也挺知足的.我觉得虽然没有隆重的婚礼,但是我和老公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的.没有因为没有一个大操大办的婚礼,而让我和老公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我们是快乐的.

  婚礼只是我们走向幸福的一座桥梁.是一个过程!我们是走路过去?骑车过去?还是开车小轿车过去?都是由我们自己来选择.我们要量力来选择.很多的姐妹和兄弟总是希望能坐着小轿车走过这座桥.当然我们自身如果有这个条件,我们当然可以坐着小车风风光光的走过这座桥.如果我们条件不足,我一样可以昂首阔步的步行过这座桥!未尝不可?最重要的是男女双方能够统一意见,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我们一定能拥有幸福.

  有很多人希望在自己没有小车的情况希望借用一下别人的小轿车来帮助他们完成这个人生最重要的过程.也就是说自己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完成这次大办的婚礼,希望双方的父母能帮忙资助我们完成这次婚礼.当然父母在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下,而且愿意出资为我们操办这次婚礼.那你可以接受!并且能可骄傲的,快乐的接受父母给你们的爱与祝福.但是反过来说,如果父母没经济条件,或者说不愿意资助我们的婚礼,我们也不能因此怪罪父母.父母辛苦将我们拉扯长大,供我们读书.我们现在有工作了,有收入了,没有理由强求父母再为我们付出.父母拥有的是父母辛苦劳作了半辈子积攒的血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父母没有金钱的资助还是会给我们深深的祝福.

  父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子女的,是因为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金钱上的给予不是爱表现的唯一形式.我想大部分的兄弟姐妹理解.我们都是新时代的人了,我们思想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婚礼简办,大办,在有条件下情况,只要我们自己愿意,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简办婚礼不是幸福的唯一方式,同样大办婚礼也不是幸福的唯一方式,最重要的是你是适合那种婚礼,你的经济条件合适哪种?在合理的操作下的婚礼,我们都会幸福.

  我们应该争取的是幸福,而不是形式上的铺张与奢侈.婚姻的内涵应该是长长久久的幸福,而不是一时的满足与虚荣.

来源:新娘大世界社区
物以类聚,‘     发表于 2022-06-14 04:44:18

如果是家里人介绍的婚姻,那么一般情zd况下,只要男女双方相处和谐,家里人都是会同意这段婚姻的。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你应该先跟女友求婚,得到她的同意后,让媒人上门提亲,再提过亲之后由双方父母商洽订婚一事。

等订婚结束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双方家长就可以慢慢的商洽结婚的日子了。

一般来说,如果你们已经谈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类似于1~2年,那么定完婚之后,就可以开始筹备结婚事宜了版,毕竟结婚前的准备工作都要半年左右的时间(长短都有,这是中间值。

)如果你们谈恋爱几个月就订婚了,那么可以过上1年左右再结婚。

不过这都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权。

还有就是:如果你们是相亲认识的,提亲的时候记得带上媒人。

如果你们是自己认识的,那么就要父母亲双双上门提亲(这样显得重视)。

该说什么话,该带什么礼品上女方家。

这可以让你的父母去亲戚朋友那里打听一下,你们那里的风俗习惯。

主要还是和身边的结过婚的朋友多沟通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每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

应对现实。     发表于 2022-08-20 16:00:20
赣州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1st、淺笑     发表于 2023-10-28 13:54:32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帖。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抬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准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男女孩“花”着生。新人的被褥,男家须请儿女双全、夫妇俱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当晚,要由男方近亲家的健康男孩儿睡在新床上,俗为“压床”,意为新娘快快生个胖小子。
  迎娶。迎娶的当日上午,新娘穿戴齐整后等待男方迎娶。新娘上轿时双脚不能着地,由新郎将新娘抱起放在轿中,娶亲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启程上路,娶亲来回不走同一路线。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处,都要燃放鞭炮以辟邪。
  轿至男家门口,男家人立即燃放鞭炮,新娘在迎客人的搀扶下,踏铺地红毡进入大门,男家人向新娘撒干草、彩纸和糖、花生、枣、铜钱、硬币等物,小孩们挣抢,以示热闹。然后举行仪式:一对儿新人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对拜,尔后,把新娘送入洞房。仪式必须在中午12时前举行,12时后则视为不吉利。
  闹房。按照风俗,在新婚的前三夜,全村老少,不轮辈份高低,都要聚到新媳妇房里闹洞房,以增加新婚气氛,俗说:“三天不论大小。”不过,当长辈的都比较规矩,只是看看笑笑,凑凑气氛,闹得最疯的主要是兄弟们和邻里的嫂子们。当新媳妇最愁最怕的就是闹洞房这一关,胆小体弱的往往心惊肉跳,提前几天就做心理准备。
  听房。就是“听房事”,夜静人散之后,新婚夫妇要吹灯安歇了。新婚之夜那种激动不安和兴奋羞涩的言谈举止,是最秘密、最刺激的。那些没结过婚的小兄弟们,总要约三五个人藏在房后窗户根下偷听动静。
  回门。婚后第二天是新媳妇父母瞧看闺女的日子,娘家人携带四色礼品到男家,男家设宴款待并回赠礼品。婚后第三日为新媳妇省亲回门日,这天上午,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
°成年     发表于 2024-02-20 06:33:27
看你想说哪种。
我准备了3种方式,第一种,哭天抢地势如水火有她没我有我没她式。第二种,眼圈红红默默垂泪感天动地情比金坚式。第三种,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想咋地咋地关我屁事式。
一种是反对的,一种是成的,一种是无所谓的。
呵呵,开个小玩笑,首先祝福你的父亲找到所爱。从你的语气可以看得出来你并不反对父亲的婚姻,而从你的父亲主动要求你在典礼上讲话可以看出他很想得到你的祝福,或者说是你的肯定,这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他高兴一点呢。
不想肉麻的话,你可以换上很轻松的心情,构思或寻找2个小笑话打趣他们一下,比如说,你对父亲说,爹你以后可不能光顾着爱情小窝不顾我这个小崽子啊,你要是敢不管我的话我就找某阿姨(你后母,前面加上称呼)告状了呀。呵呵一笑,不过注意不要太过了,把气氛搞轻松了一切都好办了。接下来你就可以回忆说父亲的好,说相信他会再次成为一个好丈夫,同时一定还会继续是一个好父亲。做儿子的/女儿的(不知道你是男是女)以前一直是靠着父亲,父亲把我养这么大我无以为报,因此只希望他能过的快乐一点。然后再对那个阿姨说,父亲和她结合我并不反对,我也很希望阿姨和父亲一起生活的能够更加幸福快乐,说让阿姨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会把您当做长辈亲人来对待,愿我们这个家能越来越好,再说两句祝福的话,鞠躬,下来,和父亲阿姨拥抱,接受众宾客的掌声,坐下,开吃。(一切控制在3分钟以内为宜)
以上是正常版的,接下来还有肉麻版的跟恶搞和谐社会版的,暂时先不打了,楼主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再和我联系。
娇妻.     发表于 2022-10-27 06:17:17
这个是正常的,酒席前给钱的各家亲戚肯定是走的近的,过的着的。现在你结婚,女方亲戚给的份子钱女方家长留下,不要忘了,到时候你叔辈小姨子之类的结婚,或是其他的女方家族的婚丧嫁娶事件,那个时间份子钱就是女方父母掏了,这么做,以后你们小两口不用为女方家各种婚丧嫁娶随份子的,只以女方家庭为单位,由其父母随一份就OK了。
按老礼,各家的份子钱肯定是各家的,但是实际上份子钱一般是用于填补彩礼和嫁妆的亏空,

城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家里有房,为了结婚,纯粹拿出一笔钱贷款买房的有,但是绝对不是多数。一般是腾出固有住房或一大换两小之类的。
结婚装修基本是一定会干的,所以现在的彩礼和份子都是演化成:
1、男方家庭出新房装修及所有固定电器(热水器这样的)的钱,女方家庭添置家具及电器(冰箱,电视这类的);
2、买房的,男女方家庭合出首付或者男方家庭出一套房的首付,女方家庭买一辆中档轿车,结婚后新人共同还贷。
过去说门当户对,其实反映在物质上就是家底相当,彩礼和嫁妆相当。像现在的那些结婚要求男方买房并且加写女方名字或者结婚花销女方一毛不拔的肯定不是老礼。
*结婚要是摆酒席,一般倒都是男方掏钱,一般来说,除了两边父母的亲兄弟,亲叔辈兄弟,份子钱都是酒席当天给的,当天的份子钱一般是全给新人的,说白了就是两边老家儿给一个新家庭的启动资金,这个钱还要扣除酒席钱的有,一般就是家里流动资金不够的或者新人根本不会攒钱过日子,平时还需要老家儿在生活上出钱出力的。
PS:必须记住一点:【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一定是两个家庭的事!】
【对于你的补充问题,我再说几句】
和全国各个有历史传承的地区或城市比红白喜事的习俗,北京其实是最简单的地方之一。看你的回答,应该属于大学毕业留京的人士,家庭也属于新中国工人或知识分子家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怎么讲究。也许你找一个类似家庭背景的另一半以后过日子会舒心很多(不限地域,其他地区只要是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你一样也过不到一起)。对于你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也许是糟粕,但是这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是你的处境确实也印证了中国传统观念“门当户对”主观上的精髓。
奉劝你一句:就算以后你找女朋友结婚,要是结婚花费还要和亲家算账的话,估计还会碰钉子,你这个年纪的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谁也不会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酒席钱还精打细算的人的。最后说一句现在社会的主流思想是“结不上婚的光棍有的是,但是再丑的女人也能嫁的出去”。
怎样ミ心淡忇     发表于 2023-03-19 13:23:39
最新文章
扫码添加浪漫策划师
获取最新求婚方案
微信客服号
热门套餐
「定制」个性定制服务
¥10000
「浩瀚星河」户外星空主题
¥35800
「Color Of Love」·浪漫露台主题
¥7500
Tell Love官网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值班热线

Tell Love官网微信客服号

微信客服号

Lmch599

Tell Love官网QQ客服

QQ客服

2926579858

点击对话

收起
登陆
发送验证码
用手机验证码登录
前往注册
联系
客服
官方
微信
官方
QQ
联系
电话

全国服务热线

值班热线

Tell Love官网微信客服号
扫码添加浪漫顾问微信
· 设计你们专属的浪漫故事
· 了解时下最流行的求婚方式
· 快速获取策划方案、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