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浪漫热线:  
[切换城市]
首页问答西藏结婚有什么奇特的习俗?

西藏结婚有什么奇特的习俗?

提问人:恶魔″专属     发布时间:2019-03-16 09:49:51     更新时间:2022-06-01 08:26:28     浏览:834    
“西藏结婚有什么奇特的习俗?”万能的网友们帮忙参考一下呗,给几个答案呗,实在是想不到了,谢谢大家啦~

最佳回答

求婚 藏族青年男女择偶求婚,各地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来说都是在相互结识、经过恋爱而结为夫妻。不过,他们的恋爱方式却颇具特色。在青海藏区抢帽子就是其中之一,这主要是男方求于女方。如果小伙子看中了一位姑娘,他不是先去向姑娘求婚,颂吐白己的爱慕之心,而是设法抢走姑娘头上的帽子。抢到帽子后,过若干天又将帽子还回去。假如姑娘对这个小伙子有情,她就会高兴地收回自己的帽子。如果姑娘并不喜欢,那么她连帽子也不要了。 姑娘向小伙子表达爱情的方式,则是赠予自己随身佩戴的耳环、或者项珠一类的饰物。若是小伙子中意,就会接受姑娘送来的信物,否则就不得收取姑娘的东西。 在青海果洛藏区,不善唱山歌的男女,则用其它巧竹的方式来沟通情感。如果男方对女方有意,便投一块牛粪于女子环中,当地藏语谓牛粪为“欧瓦”,与藏语“来”音相近,即暗示要求与女约会。女方如果无反应,则表示不同意;若以纸团或者木棍回投于男方,即表示同意与他约会,因为“纸”和“请”在藏语的发音也相近。抢婚 许多藏区流传着一种抢婚习俗。抢婚在失去了原来掠夺婚的性质,成为婚礼习俗的形式时,就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藏区的风貌,显示着在藏族婚礼习俗中最为典型也最有情趣的特点。 白色神座珠穆朗玛峰下,生活着被称为夏尔巴人的强悍山民,他们以坚韧不拔和善于爬越冰峰雪岭驰名整个世界。 夏尔巴,意为东方人。他们声称自己的祖先是东方金沙江畔藏民的一支,大约7世纪之前,为避免连年不断的战乱,整个部落向西长途跋涉数千公里,最后定居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珠穆朗玛峰下,在白雪红松掩映的翠色狭谷繁衍生息。他们的言语习俗,还带有中世纪康巴人的某些特点。抢婚,便是一种从古老年代传袭下来的婚姻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抢婚的形式也在改变。近代夏尔巴人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双方父母商定了一门亲事,但是瞒着姑娘一人,或者跟她讲了,她不愿意,于是采取“抢婚”的办法达到目的。当婚礼的筹备工作在隐密的情况下准备就绪之后,姑娘的父母找个比较寻常的借口,例如让她到山上砍柴、河边背水、寺院进香,或者到未来公婆家借火、借盐,她未来的丈夫,带着亲戚朋友,埋伏在某个地方。姑娘过来时,大伙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她抓住,由新郎用大披巾包裹,背进屋强行举行婚礼。这种“抢婚”,常常以一场悲剧告终。 还有一种形式,男女青年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感情,情投意合,私定终身,但双方或一方的父母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使他们的结合无法实现;或者虽然签定了婚约,女家为了得到更多的身价和彩礼,迟迟不把女儿嫁出去,姑娘小伙子的心都拖凉了。他们忍无可忍,只好用“抢婚”解决问题,小伙子邀集自己的知心朋友,预先隐藏在道路旁边的森林或岩石背后,姑娘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方案,故意从他们隐藏的地方经过。这时,小伙子像一群强盗,蹿出来挡住去路,经过一些装模作样的“搏斗”,姑娘束手被擒,被“劫持”到深山老林中某个最秘密的山洞。那里早已贮存好了相当丰富的食物,小俩口在那里过着甜蜜而带点刺激的夫妻生活。 闹婚 藏区的婚俗仍保留着古老的民风,完全没有什么繁文缛节,却又富有诗情画意。婚礼的仪式十分奇特,然而在奇特中包含着深邃的情趣,充满淳朴而又浪漫的色彩,洋溢着民族的性格和特征,是反映藏族绚丽多彩的生活的一面明镜。如果说,婚礼习俗是窥视社会的一个窗口,那么,透过这个窗口,在我们分享喜庆欢乐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去观察藏族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 根据青海藏区的社会习惯,妇女不为青年男女结合穿针引线,媒人应有德高望重的男子汉来担任。这个男子汉必须具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是;他必须深晓礼仪,善于言词,巧舌如簧,通达传统的谚语和格言,在他的语言中带有音乐的节奏。对于这样的善言者,安多藏语称为“雪堪”。具有“雪堪”称号的男子汉,大名鼎鼎,不论走到哪里都备受人们的尊敬。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女家设“女儿席”,招待为姑娘送亲的亲朋。在临时安下的喜帐里,女眷们精心地为姑娘梳妆打扮,孩子们站在高岗上向远处引颈了望,他们等待着新女婿前来迎亲。 迎亲的队伍到来了。新郎由和他年龄相仿的表兄弟们陪同。在媒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快马奔驰、威风凛凛地到来了。孩子们忙着拴马,男人们前去问候,妇女们则排成两行,夹道欢迎。 媒人昂首阔步地走过去了,年轻的陪客们走过去了……。正当按照规矩走在最后的新郎刚刚步入人丛的时刻,妇女们突然“啊一召,啊一召”地呼叫起来,举起早已准备好的水桶,朝着新郎泼去。小伙子哪里抵得住这劈头盖脸的水战呢?别忘了。这是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天呀!顿时,他失魂落魄,丢掉了威风,忘却了礼仪,抱头蹿入姑娘家的帐房,他的窘态,惹得围观的亲朋们跳跃欢笑。 清水是由山间的洁白积雪融化而成的,象征着吉祥如意。向新女婿泼水的寓意是祝愿新婚夫妇互敬互爱,让他们的爱情像河水一样深,像河水一样长,像雪峰一样永远圣洁无瑕。不过,这种美好祝愿的圣典,应由新婚夫妇一起领受才对,为何要由小伙子一个人独享呢?这就发人深思了:这岂不是古代母系家族的妇女们,对于那种推行父系家族制度,敢于劫持姑娘的男子汉所实施的惩罚,在近代藏族婚仪中象征性的再现吗?由此看来,从远古至今,为了奠定男权父系世族的基础,男人们经受了棒打,水泼的一系列曲折艰难的历程,才使人们看到了这种从惩罚到戏谑的民俗变异。婚俗 热闹非凡的婚礼结束了。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进人喜帐——一座临时设下的缀有各式吉祥图案的白布帐房。 男方的执事们忙着摆设喜筵。用最丰盛的喜筵来招待尊贵的来宾。“喜筵”过后,晚会就要开始了。执事们手捧酒碗,唱着酒歌向来宾一一敬酒。此时、朴素无华的帐房婚礼,达到了欢乐的高潮。在这狂欢的夜晚,唯有新娘最寂寞。她必须不吃、不喝、继续绝食。任何人都不准隔帐向她窥望,更不准进入她的圣洁领地,只有伴娘同她一起安寝。这是一个奇异的没有新郎的花烛夜呀!人们不禁要问,新郎在哪里? 根据青海藏区的习俗在这婚礼盛典中,新郎没有任何义务。他无须拜天地,无须拜高堂,更无须夫妻交拜,也不允许穿华丽的衣服,他只好“靠边站”。有的新郎乐得在空帐房里休息;有的则帮助执事们端盘跑腿;有的甚至干脆赶上羊群去放牧。 青海藏区还保留着“不落夫家”的古风。“不落夫家”是指新娘在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住在娘家的习俗。新娘住在娘家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住几个月的,也有住一、两年甚至数年的。在此期间,新婚伉俪、两地鸳鸯,恩爱夫妻,山河阻挡新娘和新郎仍象是热恋中的“日花”,为了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为了打发那怅惘寂寞的岁月,他们只有像婚前的日子一样、去到草原中央倾吐衷肠。</FONT>
匿名。     发表于 2022-06-01 08:26:28
最新文章
扫码添加浪漫策划师
获取最新求婚方案
微信客服号
热门套餐
「定制」个性定制服务
¥10000
「浩瀚星河」户外星空主题
¥35800
「Color Of Love」·浪漫露台主题
¥7500
Tell Love官网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值班热线

Tell Love官网微信客服号

微信客服号

ch89579

Tell Love官网QQ客服

QQ客服

2926579858

点击对话

收起
登陆
发送验证码
用手机验证码登录
前往注册
联系
客服
官方
微信
官方
QQ
联系
电话

全国服务热线

值班热线

Tell Love官网微信客服号
扫码添加浪漫顾问微信
· 设计你们专属的浪漫故事
· 了解时下最流行的求婚方式
· 快速获取策划方案、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