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困扰了很多人,也误导了很多人的问题,如果问及到身边的人,估计一半以上的会说:当然是过阳历的啊?然后你又傻傻的问:为啥啊?对方肯定会斩钉截铁的说:阳历是最准的啊,每年都是固定的那一天,农历多不准啊,每年都不一样。然后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是啊,接着又傻呵呵的问:那阳历2月29,咋
过生日啊?——好了,标准的尬聊,哈哈。那么,老麦今天就与大家掰扯掰扯这个问题,要掰扯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阳历和农历的概念。搞清楚了这个概念,你心里其实也就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了。所谓阳历,其实是从1911年以后才开始推行的一种纪年方法,为的是与国际接轨,而阳历的时间计算,说白了就是以太阳作为纪年日,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即为一年,也就是365天多一点,确切的说是:365.2425。是西方一直通行的一种纪年方法,为了避免枯燥,又把一年分了十二个月,并且给与了简单的规律什么一大二小之类的。简单来说,这个纪年的方法,简单直接,而且容易记忆,最大的优势就是变数少,符合宇宙的运行规律。所以,用阳历来过生日,图的就是一个简单直接。那么,农历呢?农历是专属于中国的一个纪年方法,流传了几千年,一个农历年的时间,普通的是一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你看,你看,我说不准了吧,一个年与标准的阳历年差了这么多。中国的传统纪年真的是有问题啊?真是如此吗?我们的祖先连一年是都少天都不知道?让我们来翻一下史书吧:《汉书》“岁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这是366天,《后汉书》“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四分度之一,为岁之日数。”这是365.25天。好了,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下巴有点疼,好吧,闭上你张开的大嘴巴子,听老麦继续掰扯。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其实早就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的时间,而且早在几年前前就已经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数了。那你这时候又迷糊了,既然早就知道了这个时间,为什么弃之不用呢?反而创造出了一个:农历年。我们再来看这样一段记录:《汉书》中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正也,何以为民?”啥意思呢?意思很明确的指出,历法是为人民服务的,尤其是为农事与生产服务,因为人是这片土地的根本,于是,从技术核心层面上来讲,农历的纪年方法比阳历要更复杂,阳历只需要考虑地球自转周期(日有多长)与地球公转周期(年有多久);而农历除了考虑上述两个与太阳有关的周期,还加入了月亮的因素——月球公转周期。因为古人认为,月亮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也有着莫大的关联,于是在农历历法中,我们很容易可以得到初一月亮一丝丝,十五月亮亮堂堂,月末月亮黑漆漆——人们只要一听农历日期,立刻就会反馈出月亮的状况。然而,阳历有这功能吗?你现在告诉我,今天4月2号,月亮是啥样?同时,农历的历法为了更好的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加入了二十四节气,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些节日,人们一看就知道在这个阶段该干什么。好了,分析到这里的话,你应该有个基本概念了,所谓阳历,其实没多大用处,也就是随便查查今天星期几,啥时候该发工资了。而农历则大不同,你可以通过农历的纪年很容易的对农事、生产、月缺月圆等等有一个基本概念。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简单的研究下我们的生日,所谓生日就是生辰的日期,这个日期如果放到阳历中,没有任何的意义,就是一个简单的日子而已;但是如果放到农历中,你会很清晰的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问候,你生日的这天是什么样的节气?什么样的地气?又是什么样的月光?这才是你出生那一刻,来到这个世上的环境,所以农历生日而言,这个自然环境是没有什么变化的。而阳历则不然,当你每年过阳历生日时候,每一年的自然环境都会变化,而且变化会较大。好了,说到这里,老麦的理解,过农历生日是最为精确的;阳历生日呢,就是简单的一个日子而已。说明:本文原创老麦,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发今日头条,转载请联系老麦。敬请关注:老麦说说,与老麦一起去探寻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3272
无所谓的结局
发表于 2022-06-02 09: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