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男人和女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经常持不同的见解,导致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情绪又会产生误解和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强调,男人与女人,应该互相学习沟通,彼此了解,以跨越不同的性别文化带来的意识鸿沟。 在过去,节日是为了庆丰收和纪念先人的,现在由于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过于丰富,节日直接与生产消费结成亲家,节日变成了年轻人传情达意买单刷卡的日子。 做为女性,文化心理倾向是被动享受男性的追求,追求就包括了送礼物请吃饭讨欢心玩情趣,这一切都是由男人来负责的,如果男人做不到这一点,通常是他的求偶意识没有被这种情爱文化浸染,或者说,他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他并不想经历这种文化强加给他的求偶任务。 你的老公,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被过节送礼物哄女人开心的文化洗过脑的男人,显得不浪漫和刻板,显然这样的生活态度是粗糙的,很难令你满意。有的男人会注意在各种节日、生日、
纪念日,及时给心爱的人准备礼物,这个得看男人的经济实力和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也要看男人有没有受过这种强调物质享受的浪漫情爱文化的教育,以及男人是否愿意培养这样的文化意识和行动。所以,并没有天生浪漫的男人,浪漫和情趣,是后天文化孕育出来的结果。 来看看这种节日礼物赠送意味着什么。 男人如果要哄女人开心,提供物质方面的惊喜,是确保女人开心的重要条件,在求偶过程中,效果尤为明显。男人一旦求偶成功,追求的动力就会懈怠,视过节送礼物这种琐碎的事为形式主义,至少男人不再能提得起兴致再在这些小事上投放太多的精力,宁可女人去支配金钱,也不愿意自己再为小事操心。 女人婚后,仍旧希望浪漫与惊喜能够维持下去,如同对两个人感情的浓度,也要求保持在高水平,但女人往往会因男人的懈怠和无动于衷,而感到不受重视,感到命苦,感到男人不够爱自己。 两性文化差异在过节送礼物、
制造浪漫的问题上,体现出男人与女人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也体现了意识上的鸿沟。 你要注意到亲密关系中的一个原则,“较少兴趣原则”。在你们的夫妻关系中,谁对维持亲密关系的兴趣更为缺乏,谁就对对方持有更多的权力。 理解这个原则,就用过节送礼物这件事来打比方。你想要让老公在节日中给你送小礼物哄你开心,润滑感情,而你老公对此的态度退避三舍,显然他比你缺乏维持亲密关系的兴趣与动力,他越缺乏,你越想要,实际上你是被动的,他的支配你的情感和行为的权力比你支配他的要大得多。 “没说几句,他生气扭头就走了”,你不是没辙吗? 两个人之间如果想不为这种事闹别扭,就要互相学习对方对情爱文化的观念与看法,达成某种共识,老公可以不要过于僵化,一年这么多节日,选其中一、两个节日,送个礼物给你惊喜,满足你的愿望也是可以的,你也不必因为没有礼物而感到失落,因为节日实在是太多了,人为了讨自己的欢心而去过节,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很被动的。 0
° 稀释 丶
发表于 2022-05-25 20:34:28